當前位置:行業資訊
南京船
是明未清初航行在長江下游以北近海一帶的貨船,是中國古代優秀帆船的一種。
鄭成功戰船
鄭成功是明清時期收復臺灣的名將。南明永歷15年(1661年),鄭成功率將士數萬人,乘坐這種船從廈門出發,于臺南禾寮港登陸,圍攻荷蘭總督所在地赤嵌城,迫使荷蘭總督投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。這種戰船立下卓著功勛。
鄭和寶船
(寶船,并非船裝飾如寶。系鄭和稱“三寶太監”):明代鄭和下西洋乘坐的便是這種船只。它長125米,寬48米,深12米,排水量1700噸。當年鄭和統領將士27800人,寶船10余艘,遍訪東南亞、印度洋南岸、東非南岸等30多個國家。寶船船隊規模宏大,航海技術精湛,航海區域廣闊,政治、經濟影響深遠,為世界所矚目。
閩南漁船
又稱白底船,用來運輸和捕魚。它結構堅固、裝飾秀麗,在閩南一帶廣泛使用。
戚繼光抗倭戰船
戚繼光是明代抗倭名將,蓬萊人,原任登州衛指揮僉事,在家鄉蓬萊經營海防10余年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奉調浙江抗倭,1562年又赴福建沿海,官至總兵。戚繼光統率的戰船是福建沿海建造的大福船,大福船高大如樓,可容百人。
據載,依大福船之上抗擊敵人,矢石火炮居高臨下而發,遇到敵人小船,象耕地一樣把敵船耕沉。經過幾次大型海戰,兩年后平定了東南沿海倭患。建國以后,戚繼光抗倭大福船成為北京軍事博物館重點展品。
本頁鏈接:http://www.jsjxfmc.com/news/news2/341.html